樂山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決策部署,聚焦實現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只到一個窗、只上一張網、最多跑一次,辦成所有事”政務服務目標,持續擦亮“樂易辦”政務服務品牌,推進全市政務服務提檔升級、提質增效,為全市拼經濟搞建設、保運行穩大盤、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支撐。
一、“一門辦”實現事項一站服務。針對企業群眾辦事“多頭跑、來回跑”問題,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事項集中度,持續推動政務服務從“一門”到“一窗”到“一次”轉變。一是服務只進一扇門。嚴格落實政務服務實施清單管理制度,持續推進“應進必進”。目前,市本級658個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除24項列入負面清單未進駐外,其余634項已全部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占比96.4%;各縣(市、區)政務服務事項平均為644項,平均入駐600項,占比93.17%;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平均進駐事項213項,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平均進駐76項,全面實現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不斷加強政務服務隊伍建設,選派13名優秀政務工作人員參加首屆全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技能大賽,以得分第一的成績榮獲一等獎。二是辦事只到一個窗。協同推進市縣鄉村四級“一窗受理”綜合窗口改革,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132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1170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均設置綜合窗口,市政務服務中心新增“一窗受理”事業編制10個、編外用工指標16個,保障368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無差別綜合窗口辦理,占比58.04%;在綜合窗口整合跨域通辦、幫辦代辦、辦不成事反映等服務功能,實現“一窗多能”。開設惠企政策服務專窗,實現惠企政策“統一發布、統一咨詢、一窗申報”。服務重大項目建設,設置重大項目服務專區和VIP接待室,分類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強化重大項目前期輔導,落實全程代辦機制,推動項目快速簽約落地。今年以來全市新簽約項目74個,總投資額1514.4億元。三是辦成只需跑一次。全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圍繞國務院重點部署的“5+8”“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市政府專題部署,明確市場監管、公安等7個重點領域部門責任,推行一事項一專班,圍繞企業群眾“全生命周期”高頻事項,全面梳理辦事流程、辦理時限、所需材料、收費標準,加大業務辦理系統的改造和整合對接力度,建立完善協調聯動機制,市本級推出“一件事”事項64項,縣級平均32項,鄉鎮平均27項,化繁為簡推動事項辦理“一次成”。
二、“一網辦”推動服務便捷高效。準確把握“一網通辦”核心在“辦”、關鍵在“通”、基礎在“網”、目標在“一”要求,持續推動“一網通辦”從“能辦”向“好辦”提升。一是夯實網辦基礎。以“全聯、深通、好辦”為目標,不斷優化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事項、流程、材料等配置,提供個人從出生到養老11個生命周期245項服務、企業從開辦到注銷9個生命周期788項服務,推動政務服務“聯、通、辦”在更大范圍取得突破,實現全程網辦事項占比95.81%、事項承諾提速率61.06%、申請材料減免率51.24%、行政許可事項即辦比例25.99%,全市“一網通辦”能力顯著提升。二是整合網辦資源。打通部門間信息壁壘,開展全市信息數據大會戰,歸集數據總量約1億余條,推進政務信息資源整合,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攻關應用接口改造,完成253個符合國家標準應用接入,全市數據編目、數據共享、數據開放等指標均達標100%。建立完善部門協作平臺,構建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樂政通”辦公體系,完善部門網上協辦機制,實現政務事項流轉全程在線,印章證照全面共享,實現部門間事項辦理流轉“一次都不跑”。三是創新試點引領。創新電子證照場景化應用,推動公安電子證照系統融合對接“天府通辦”,形成全省電子證照標準體系。項目上線以來,全省累計申領各類電子證照192萬份,亮證使用52萬人次。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交通運輸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民政廳等9個政府部門的11個業務系統對接提供15類核查服務,日均響應服務請求達30余萬次,累計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6.5億次的信息比對和核驗服務,有效提升“智慧政務”工作效能。該項目榮獲全省第三屆數字四川創新大賽(智慧政務賽道)一等獎。
三、“一地辦”推動辦事就地可辦。通過完善異地受辦機制,推動服務下沉和流程再造,有效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在不同地域來回奔波,變“異地”為“一地”,為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了保障。一是川渝事項“常態辦”。持續推進“跨區域”通辦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全面推動311項“川渝通辦”事項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推進“川渝通辦”從“能辦”“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深化與重慶武隆區、渝北區“川渝通辦”合作,不斷提升兩地“異地受理、無差別辦理”事項辦理覆蓋率,推動企業和群眾兩地辦事“清單之內高效辦”“清單之外盡量辦”,切實為兩地交流合作發展提供辦事便利,累計辦理“川渝通辦”事項7299項。積極推進“川渝通辦”全省示范窗口創建,樂山市營商環境服務管理局和峨眉山市行政審批局獲評全省“川渝通辦”優質窗口。二是跨省事項“就近辦”。推動全市各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先行先試,市中區、峨眉山市行政審批局與貴陽市云巖區政務服務中心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戰略合作協議,梳理公布132項“跨省通辦”事項。夾江縣與四省六地政務服務部門簽署“跨省通辦”共建協議,通過智慧網絡共享、推動異地“視頻審批”等模式,實現政務信息共建共享,政務服務互簽互通。馬邊彝族自治縣行政審批局與浙江省越城區結成“跨省通辦”合作伙伴,梳理形成涵蓋商事登記、社保、醫保、就業、不動產、民政、殘聯等“越馬通辦”事項清單58項,通過“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實現異地企業和群眾高頻事項互通互辦。三是基層事項“家門辦”。開展“辦事不出村”試點,梳理涉及社保、醫保、民政等基層群眾高頻辦理事項,形成“81+N”村級服務事項清單,下沉到96個試點村;延伸社保、醫保等42個直辦事項的業務系統,對接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行縣、鄉、村聯網聯審,服務效率提升70%,實現事項辦理從鄉到村的再次延伸。持續推進“政+銀+N”服務模式,將“政務服務+金融”拓展到“政務+金融+村務+電商+通訊+物流+保險”,實現群眾辦理“非現金金融服務不出戶”、政務服務和“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鄉”,打造群眾家門口的綜合服務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