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瀘州市在政務服務領域不斷探索與創新,致力于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系。依托全新的市政務服務中心和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入駐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以及自由貿易、知識產權、法律、政策等政務增值服務,推動政務服務從傳統的便捷服務向集成增值服務全面升級,構建起上下銜接、內外融合、全鏈融通的政務服務新生態。
“一體化”打造政務服務綜合載體
瀘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全新面貌,是“一體化”政務服務綜合載體建設的縮影。在這里,基本政務服務綜合區和政務增值服務綜合區的設立,讓38個部門的763項政務服務事項得以全面覆蓋。從辦理社保、醫保,到不動產、公積金,市民可以在一個大廳內完成所有相關事項的辦理。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政務服務的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市民和企業。自由貿易服務專窗的設立,使得外資、外貿領域的涉企服務事項得以集中辦理,進出口、留抵退稅、報關備案等事項辦理更加便捷。據統計,自專窗設立以來,外貿企業的辦事效率提升了50%,進出口事項的辦理時間縮短了30%。
依托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瀘州分站點,建設個人、法人2個基本政務服務專區,拓展一證通辦、無感通辦、工程建設項目、食品生產經營等10類特色服務專區,大力推行“遠程辦”“智慧辦”,實現137個事項“掌上辦”、83個事項“自助辦”、57個事項“一證一照辦”,“一網通辦”效能明顯提升。自平臺優化以來,網上辦理事項的滿意度提升了30%,辦事時間縮短了40%以上。
“一站式”迭加拓展政務增值服務
在推動政務服務創新上,瀘州市不斷進行迭加,拓展政務增值服務。瀘州市在建設法務專區的實踐中,采取綜合性措施以加強法律服務,助推產業發展。首先,通過整合法務和政務資源,為企業提供從市場準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務,確保法律服務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其次,法務專區特別強調知識產權保護,建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供快速預審和商標受理服務,以支持創新和維護市場秩序。此外,瀘州市還推出了一站式解紛服務,包括線下的專業調解機構和線上的智慧平臺,旨在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糾紛解決途徑。
截至目前,已受理知識產權申請2204件、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件296件。法律服務專區的建設,強化了行政部門、司法部門、法律服務機構的聯動合作,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法律服務。政策服務專窗的設立,聚焦人才服務、科技創新等領域,提供一站匯聚、一窗通辦服務,兌現資金、減免稅費達3.1億元,推動政務服務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
“同向式”合作推動跨域通辦政務服務
瀘州市立足于群眾、企業異地辦事的需求,推動教育、就業、社保等高頻事項實現“跨域通辦”。通過“跨域通辦”專窗、無差別綜合受理服務專區,實現了“就近辦理、一次辦成”。
作為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瀘州市與重慶市永川區、江津區共同推進政務服務一體化,創建了“一江通”政務服務合作新模式。該模式旨在解決企業、群眾異地辦事難題,通過推出34項“瀘永江”通辦事項,覆蓋個人和企業高頻服務需求,如戶口、醫保、船舶證書辦理等,并探索“一件事一次辦”跨域通辦。三地共建138個“跨域通辦”窗口,實現事項集中受理,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簡化辦事流程。通過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問題反饋機制,三地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增強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與獲得感,為區域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邱波 羅廣天)